县十八届人大一次
会议文件(10)
天下足球网巴彦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月30日在巴彦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巴彦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万利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巴彦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指引,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成果显著。
1.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主要经济指标超过预期
举全县之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传播,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扩散蔓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7%,超过年初计划增速1个百分点,超过“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7%,分别高于年初计划增速和“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亿元,同比下降25%,低于年初计划增速32.5个百分点,低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鸿展等大项目投资拉动和疫情影响而未完成计划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8%,超过年初计划增速22个百分点,超过“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超过年初计划增速5个百分点,超过“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283元,同比增长6%,实现年初计划增速,低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828元,同比增长8.3%,超过年初计划增速2.3个百分点,低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达到21.4:8.7:69.9。
2、坚持优化种植结构,农业经济进一步增产增收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发展。落实三大粮食种植面积332.68万亩,其中玉米252.74万亩,大豆39.29万亩,水稻40.6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6.9亿斤。落实经济作物2.24万亩,其中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2.08万亩,中药材等其他经济作物0.16万亩。食用菌种植主体达到34个,种植量超过250万袋。备春耕期间下摆备春耕资金11.1亿元,共下摆种子1.826万吨,化肥11.03万吨,柴油2.1万吨、农药960.4吨、农膜430吨。二是畜牧业发展恢复猪瘟前发展水平。全县生猪饲养量超过260万头,其中存栏超过90万头,出栏超过17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9%和16%以上。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95个,其中生猪养殖场84个,年出栏万头的猪场12个,10万头猪场1个。畜牧业总产值超过61亿元,同比增长4%以上。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增加。争取资金6405万元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其中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65%,秸秆离田利用率达到30%,秸秆离田作业率达到100%。投资2196万元实施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投资10625万元实施2020年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完成绿色种养循环项目10万亩。投资1598万元完成黑土地保护项目建设。投资462万元建设三北防护林1.7万亩。投资超3000万元启动畜禽粪污收集堆肥发酵设施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15个点位。
3、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再生动力进一步扩大
一是抓项目开复工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重点抓好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环节,全年开复工建设项目44个,完成投资12.3亿元。其中:实施政府投资项目26个,完成投资3.1亿元;实施全口径产业项目10个,完成投资3.3亿元;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8个,完成投资5.9亿元。二是加快推进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坚持“首席服务官”、“领导包保”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年开复工建设市重点产业项目7个,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2.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12%。其中,竣工投产项目3个,继续建设项目4个。三是加大争取力度。抢抓政策机遇,坚持“争、抢、跑”,全县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近20亿元。进一步夯实项目储备库,谋划储备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58个,拟争取中央资金32.6亿元,谋划储备债券项目51个,拟争取债券资金4.07亿元。四是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精准招商,全年签约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9.43亿元,分别是金属深加工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豆制品深加工项目、血站建设项目和香糯王糯米汤圆加工项目。签约待建项目2个,分别是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一体化建设项目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洽谈对接项目3个,分别是猪小肠提取肠衣和肝素钠项目、生猪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项目和生猪屠宰分割项目。
4、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
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投资1.3亿元建设西集镇集中供热工程。投资3722万元改造巴彦镇26个老旧住宅小区、30栋住宅楼。完成广场改造项目和巴公馆地段的征收工作。投资6318万元建设2020年农村公路改造项目。投资5890万元建设中医院及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综合楼项目。投资19283万元建设巴彦镇二次供水改造、兴隆镇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漂河猪蹄河治理等工程项目。二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投资3450万元建设北国南城北城项目。投资1.4亿元建设金泰华府一期二期项目。投资3.7亿元建设湘荷居一期二期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一品苏苏一期二期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德馨嘉园四期项目。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投资1057万元建设龙泉镇过境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投资234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投资3939万元建设4个乡镇道路改造工程。建成美丽农村路617.8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20户,改造厕所810户。相继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两头三边清洁行动”、“30天攻坚行动”等工作,清理农村积存垃圾6000余吨,清理路边沟1600余公里、沟塘60处、沟渠238公里、畜禽粪污等废弃物28万吨,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5、坚持加大民生投入,惠民共享进一步提高
一是以稳就业为目标,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认真落实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和服务,大力控制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分别达到2670人、1142人和248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帮助贫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转移就业2313人。全县公益性岗位人员达到1263人,其中安置贫困户1225人。二是以推进覆盖城乡社保体系建设为动力,大力抓好社会保险工作。以扩面征缴为重点,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各类企业参保135户,参保职工31844人,其中新增参保单位40家,新增参保职工3020人。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县参保单位355个,20826名职工纳入新制度管理,应参率100%。养老保险金支出3.7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22.9万人,其中,参保缴费13.3万人,领取待遇9.7万人。积极落实退役士兵养老保险补费业务,为25名退役士兵补办了补费业务。为30164名离退休人员调整了养老金待遇,人均增资114元。城乡低保达到11590户、17671人,发放低保金4919万元,其中城镇低保达到3117户、4341人,农村低保达到8473户、13330人。享受特困供养2220人,其中分散供养1635人,集中供养585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788万元。享受临时救助225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75万元。三是以惠民为根本目的,持续增加民生事业投入。投资6298万元建设兆麟小学、吉庆幼儿园、德化幼儿园、兴隆中学、巴彦一中扩建新建项目,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投资3186万元建设完成第一殡仪馆及骨灰安放中心项目。四是以宜居为纲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面落实秸秆禁烧政策、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全流域综合治理、农业三减等政策措施。启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分解落实相关政策要求,严格控制燃煤总量。投资2680万元购置粪污处置设备90台套,投资2720万元建设垃圾分拣中心116座,投入资金5865万元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县经济社会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缺乏大产业、大项目支撑,产业集群度较低,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延伸。二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多,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后续财源配置不足,可用财力偏低,财政压力持续加大。四是教育、交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在发展和改革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计划安排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七次代表大会确定的“两头两尾主导、两翼三线发力、尚德文化铸魂、区域协同推进”的发展战略,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总体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打造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区,畜牧产业现代标准示范区,绿色农产品加工新高地,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祥和富饶现代化新巴彦建设进程。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超过“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高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以上,高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高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同“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5%,同“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速持平。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以项目为载体,形成投资拉动。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结合国家、省政策方向和产业导向,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财政税收大的项目。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储备质量,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力度。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申报省市重点项目,争取申报省重点项目一个、市重点项目四个。加强新建、续建、竣工项目督查调度和协调推进,确保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切实扩大有效投入。重点推进中线公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清洁能源、生猪、绿色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实行精准招商、定点招商,重点在延链条、补短板上下功夫,着重引进相关配套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做大做强我县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生猪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项目和猪肠衣提取肝素钠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打造生猪产业集群,实现由生猪养殖大县向生猪产业加工强县的跨越。围绕玉米和大豆资源优势,依托鸿展和八旗龙头企业,重点谋划招商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扩大巴彦玉米、大豆品牌影响力。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市场贸易支撑和物流服务。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任务,构建“大型超市+配送+乡镇中心店+村级店+基地”城乡流通网络体系。
(二)进一步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农业现代化新样板。稳定种植面积,稳步提升粮经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一是继续优化种植结构。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玉米种植面积,控制水稻种植面积,形成“南米北豆沿河稻”粮食生产基本格局,逐步增加杂粮蔬菜、大果榛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做好耕地轮作试点、玉米高产高效创建、黑土地保护(农艺类)等项目申报争取工作,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启动实施投资1000万元的10万亩种养循环试点项目。启动建设10个菜园革命示范村建设任务。科学合理布局,鼓励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田路网、农田水利等工程项目建设。完成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启动投资4800万元的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启动2022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谋划争取工作,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增长。三是稳步发展生猪产业。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着力做好以“非洲猪瘟”防控为重点的强制免疫、疫情监测等工作。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保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两率”目标。
(三)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坚持区域协同发展,使巴彦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集中,城乡居民生活舒适的宜居地区。一是调整优化城镇功能。继续建设2021年结转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启动实施投资7085万元的急救中心和中医院传染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投资2亿元的巴彦镇第三水厂和兴隆镇供水厂建设进度。新建文化广场3个,文化分馆1个。投资6600多万元建设巴彦镇市政道路5条。完成巴彦镇8条主街路人行道15万平方米维修改造工程。建设停车场两处,改造老旧小区19个。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二是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完成农村公路24.3公路、危桥17座改造任务。加快推进投资4.39亿元的松花江引水入园区工程、引东风水库水源入园区工程、河流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巴彦港灌区水毁修复工程谋划争取工作。启动投资3330万元的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投资1100万元的四个乡镇自来水改造工程谋划争取工作。启动实施2022年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70户。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拟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实施改厕2613户。启动实施投资2380万元的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入,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人民群众有天下足球网的获得感。一是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弘扬尚德文化,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优化布局,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建设完成2所幼儿园、兴隆中学、一中扩建等项目,并投入使用。二是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积极做好城乡低保人员的审核审批工作,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优化全县城乡低保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城乡低保的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养老龙头企业,加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提升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增强养老从业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着力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五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治理地表水环境,实现“三水合一”的美丽画卷。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做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的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一步发展新能源项目,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稳步实现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控制燃煤总量,做好清洁取暖工作。
各位代表,统筹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难而上,奋发作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实现生态宜居祥和富饶现代化新巴彦打下坚实基础。